舞鋼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2600年前。春秋時期,這里被稱為柏子國,是傳說中的古帝柏皇氏后裔的封地,后被楚國并入。戰國時期,這片土地屬于韓國,被稱為合伯,以冶鐵鑄劍而聞名。據記載,蘇秦曾提到,“韓卒之劍戟皆出于棠溪、合伯、龍淵”。目前發現的許溝、溝頭趙、翟莊、尖山、圪垱趙和石門郭等地的冶鐵遺址,均證明了這一時期的冶鐵活動。著名的龍泉寶劍,就是用楊莊鄉龍泉水淬火制成的。
舞鋼冶鐵遺址
西漢時期,這片土地被劃分為西平和舞陽,北魏時期改為西舞陽縣,唐代歸于舞陽縣。從那時起,歷代沿襲至今。廟街鄉的大韓莊村是東漢大司空韓棱的故鄉。唐代詩人李白和宋代詩人黃庭堅都曾在這里留下歌頌山川美景的詩句。歷代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不僅增添了自然山水的美麗風光,也創造了輝煌的人類文明史。這片土地上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更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舞鋼市的歷史不僅是政治和經濟的發展,更是文化與藝術的傳承。這里的冶鐵遺址、龍泉寶劍、以及李白和黃庭堅的詩篇,都是這片土地上珍貴的文化遺產。
廟街鄉大韓莊村的東漢大司空韓棱,是這片土地上的重要歷史人物。他的家鄉不僅見證了古代的繁榮,也成為了后人追憶歷史的重要地點。舞鋼市的自然風光同樣令人贊嘆。歷代勞動人民的辛勤開發,使得這里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還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這些景觀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美麗的休閑場所,也為游客提供了觀賞美景的機會。舞鋼市的歷史和文化是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春秋時期到現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和變遷,都值得我們去了解和珍惜。
平(平頂山)舞(舞陽)會戰
河鋼集團舞鋼公司車間
1970年根據“三線建設”需要,國家決定在這里興建軍事用途的特厚鋼板廠,成立平(平頂山)舞(舞陽)會戰指揮部,平舞國防工程建設全面展開;1973年成立河南省革命委員會舞陽工區辦事處,劃出舞陽縣南部6個人民公社為管轄區;1977年建立平頂山市舞鋼區;1990年撤區設市。舞鋼市總面積646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街道)、191個行政村、27個社區,總人口35萬,常住人口約30萬人(城鎮18萬、農村12萬),城鎮化率59.42%,耕地面積35萬畝。舞鋼市地處伏牛山東部余脈與黃淮平原交接地帶,南部山區、中部丘陵崗地、北部平原。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石儲量達10億噸,占全省鐵礦資源75%。森林覆蓋率40.67%。自然降水豐富,是河南省四大暴雨中心之一,年均降水量1100mm。
石漫灘大壩
舞鋼境內有26座水庫,擁有始建于1951年的“治淮第一壩”——石漫灘水庫。目前,舞鋼市已形成特鋼及特種裝備、精紡及紡織、文旅康養“一黑一白一綠”三大主導產業。鋼鐵方面,2022年,規上工業企業鋼材產量249.98萬噸,完成產值427.2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92.1%;精紡及紡織方面,2022年,棉紗產量9.4萬噸,完成產值20.8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4.5%;文旅康養方面,現有二郎山、燈臺架、祥龍谷三個4A級景區。2022年,旅游綜合收入5.2億元。
我們根據省委、平頂山市委“拼經濟、抓投資”的要求,聚焦“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專項債申報、項目建設、稅收、招商引資和大員招商、園區建設、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土地報批、重點項目融資”等十項重點工作,采取黨政聯席會議周調度工作機制,成立縣級干部分包工作專班,解決企業融資難、用工難、用地難、審批難,推動項目快速落地見效,確保持續保持平頂山市發展第一方陣。2022年,全市生產總值173.99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重7.5:57:35.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1.1%,增速均居平頂山各縣市第1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8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7元。2023年全年生產總值增長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5.9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平頂山市持續保持先進位次。成功入選“中國天然氧吧”,連續12年榮獲省平安建設優秀縣,獲評省碳達峰試點縣、省級數字鄉村示范縣;尚店鎮創成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尹集鎮蔡莊村創成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廟街鄉人頭山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寺坡街道湖濱社區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先后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鄉村振興示范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信訪工作示范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國科普示范市、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市、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市、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市以及河南省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范市、森林城市、雙擁模范城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市、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市、碳達峰試點市等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
山水現代舞鋼
2002年,舞鋼市作出了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的重大決策,并提出“四城聯創,創優先行”的目標,把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經濟工程”,提高城市素質的“文明工程”,完善城市功能的“形象工程”,構建和諧社會的“民心工程”。全市動員,全民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一個環境優美、富裕文明、充滿活力的新舞鋼已成為中原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城市基礎建設突出高品位。舞鋼市采取政府扶持、社會籌資等辦法籌集資金4億多元,用于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工作。改擴建了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二郎山景區、燈臺架、九頭崖、五峰山等一批景點,二郎山景區創“3A”成功;建成了舞鋼大酒店、開源酒店、天元賓館等星級酒店;升級改造了迎賓大道、建設路、鋼城路、湖濱路、常州路、朱蘭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新開通了平駐路、通平路等城市道路,整治了城區至景區的旅游道路;大型綜合體育場、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之中。
旅游配套設施突出高標準。舞鋼市從實際出發,高標準完善吃、住、行、游、購、娛服務體系,以滿足旅游業發展的需要。鼓勵部門、企業和個體興辦了3家旅行社。建成了旅游商品銷售專柜,初步形成了以農土特產、中華響石和龍泉寶劍為龍頭的旅游系列產品。依托107國道、京廣鐵路、京珠高速、許平南高速,初步構建了快速便捷的現代化交通網絡,市內也相繼開通了城市觀光巴士和旅游專線。新建星級廁所6座,城市衛生廁所20多座;垃圾中轉站4座;擁有涉外飯店3家,星級飯店由創建前的1家增至3家,旅游定點快餐店6家,西餐館2家,伊斯蘭餐館1家,旅游從業人員1600多人。
旅游服務功能突出高效能。按照“創優”標準和與國際接軌的需要,以高效能為目標,增強旅游服務功能。在城市主要街道和窗口單位設立IC卡電話、公用電話216部,實現城市人流集中地段全覆蓋;完善了標準化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市區主要道路、旅游景點及相關窗口單位設立準確、醒目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標志1000多處;構筑了網絡化的旅游咨詢服務系統,開通了旅游信息咨詢和服務電話,窗口單位設立了咨詢服務中心或觸摸式電腦查詢系統;建立了立體化安全、應急保障系統,成立了旅游醫療救援領導小組,在主要景點設立旅游醫療救護點、120緊急救援電話和110報警牌,實現了110、119、120、122、12315的相互聯動,隨時為游客提供高效優質的應急服務,使旅游者在舞鋼玩得開心,住得放心。
寬敞明亮的鋼城路
城市綠化美化突出高質量。舞鋼市先后組織實施了四期綠化基礎工程:拆墻透綠工程;庭院綠化工程;市區主干道和兩側風景林綠化工程。興建了迎賓廣場、建中廣場、礦山文化廣場、翠竹園、奮飛廣場、鑫源廣場、桃花園等13處廣場游園,有38個單位達到省級庭院綠化標準。市區綠地面積由創建前的5.6萬平方米增至現在的212.8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創建前的0.6平方米增至現在的21.28平方米。城市綠地覆蓋面積達3.91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達35.55%,綠地率達34.15%,居河南省縣市之首,極大地改善了城市環境,滿足了城市居民休息、娛樂的需要。
城市夜間景觀突出高檔次。實施城市道路燈光工程,全市共安裝各種型號禮花燈160余盞,建筑輪廓霓虹燈、單位名稱霓虹燈270多處,臨街酒店、門店霓虹燈、燈箱等359處,投入資金總計1200多萬元。初步形成了行政中心莊重大方,城市主干道華麗輝煌,文化娛樂區浪漫溫馨,街道小巷流光溢彩的城市燈光景觀體系。2005年年底市政府又投資400多萬元實施了餐飲一條街霓虹燈工程和彩色音樂水幕噴泉工程,其中音樂水幕噴泉的長度和高度均為中原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