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鋼鐵統計報告:中國產量占半壁江山,綠色轉型成行業焦點
世界鋼鐵協會最新發布的《2025年世界鋼鐵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全球鋼鐵行業在產量保持穩定的同時,正加速向綠色低碳轉型。報告涵蓋粗鋼生產、消費、貿易及可持續發展等核心指標,勾勒出全球鋼鐵產業的最新格局。
一、粗鋼產量:中國主導全球格局,近五年波動中趨穩
2024年全球粗鋼產量達18.85億噸,較2023年的19.04億噸略有回落。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2024年粗鋼產量10.05億噸,占全球總產量的53.3%,盡管較2023年的10.29億噸有所下降,但產量規模仍遠超其他國家。印度以1.49億噸位居第二,日本、美國、俄羅斯緊隨其后,產量分別為0.84億噸、0.795億噸和0.71億噸。
從生產工藝看,全球70.4%的粗鋼通過高爐-轉爐流程生產,29.1%采用電爐工藝。中國電爐鋼占比相對較低,高爐-轉爐流程平均二氧化碳強度為1.43噸/噸粗鋼,而以廢鋼為原料的電爐流程平均僅0.70噸/噸,工藝轉型空間顯著。
二、消費與貿易:亞洲需求引領全球,中國出口優勢顯著
2024年全球鋼鐵表觀消費量17.42億噸,人均消費量214.7千克。中國以8.57億噸消費量居首,人均601.1千克;印度消費1.48億噸,人均102.6千克,顯示出發展中大國的需求潛力。從區域看,亞洲消費占比超七成,歐洲和北美分別占7.5%和7.7%。
貿易層面,中國是全球最大鋼鐵出口國,2024年出口1.17億噸,凈出口1.08億噸。歐盟(27國)和美國是主要進口方,進口量分別為0.43億噸和0.27億噸。鐵礦石貿易中,澳大利亞和巴西主導出口,中國2023年進口11.8億噸,占全球貿易量的重要份額。
三、可持續發展:減碳與效率提升成核心目標
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每噸粗鋼碳排放1.92噸,能耗21.27吉焦。鋼鐵行業原料轉化率達98.15%,94.81%的員工在通過認證的設施工作,體現出較高的環境管理水平。誤工工傷率0.70,員工年均培訓8.9天,顯示行業在安全與人力發展上的投入。
在技術創新方面,2023年鋼鐵行業將7.25%的收入用于新工藝和新產品研發,直接還原鐵產量從2020年的1.06億噸增至2024年的1.44億噸,印度、伊朗等國產量增長顯著,反映出低碳技術的推廣趨勢。
四、區域差異與未來趨勢
從區域產量分布看,亞洲占比從2014年的56.5%升至2024年的62.8%,中國、印度是主要增長點;歐洲占比從9.4%降至6.9%,北美從7.2%降至5.6%,區域產能轉移特征明顯。連鑄鋼技術普及率提升,2024年全球連鑄比達97.5%,中國達98.4%,技術進步推動生產效率提升。
未來,鋼鐵行業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全球碳排放要求趨嚴,倒逼工藝升級;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拉動需求。報告指出,鋼鐵作為可無限循環利用的材料,在綠色制造體系中的地位將愈發重要,低碳技術研發和原料結構優化將成為行業競爭的關鍵。
這份報告全面呈現了全球鋼鐵行業的現狀,中國在產量、消費和貿易端的主導地位持續,但在工藝低碳化、高端產品研發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隨著全球碳中和進程推進,鋼鐵行業的綠色轉型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將決定企業的未來格局。
以下為報告節選內容